银滩“潮”雕塑自2019年2月20日正式破拆以来,经过7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在9月29日完成球体整体吊装,“潮”雕塑重建项目取得突破性建设成果!按照“潮”雕塑新的方案,旧球体已全部拆除重建,新雕塑球体直径保持20米不变,球体面板材料选用目前国际高标准的316L型不锈钢,采用全新的冲压成型技术制作,并进行8K镜面抛光。内部结构按新设计方案,全部更换为304型不锈钢结构重新安装;雕塑上环绕的七位美丽仙女,已铸造成为青铜材质,不再惧怕海风的侵蚀。
新的“潮”雕塑基座高4.9米,周边以贝壳元素造型向外延展,基座上部以波浪纹造型装饰与雕塑主体有机过渡和衔接;雕塑将整体向南移15米,更好地兼顾各个角度观赏雕塑的景观效果。
记者在采访雕塑作者、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魏小明教授时了解到,新“潮”雕塑的重建创造了四个“第一”。
一是作为一个已建成26年的大型雕塑作品,能在26年后再由同一作者,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应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创作和建设,这在国内外都是绝无仅有的。
二是按照目前“潮”雕塑钢结构的体量,以及球体表面的8K镜面的抛光技术大面积应用,已超过美国芝加哥“云门”雕塑,成为国内外首屈一指的单体钢结构雕塑。
三是七位采珠女的表面颜色涂层,是由魏小明教授博采国内外众家之长,经过多年研发独创的铸铜着色颜料配方,业内称为“魏小明天使蓝”。它的独特之处在既能保持青铜表面氧化层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铜质雕塑色彩艳丽。这种配方也是在大型户外雕塑首次应用。
四是大型的雕塑一般都是在原基础上建设的,为配合“潮”雕配套工程的建设,此次球体重建是在距离雕塑基础30多米的场地进行总装,建成重量达到160多吨,然后通过巨无霸型的起重吊装设备,将球体整体以最稳妥的方式吊装到基座上。大型设施吊装在建筑界经常运用,但在雕塑作品建设中,如此大体量的吊装在国内外都是首开先河。
目前,银滩“潮”雕球体已稳稳吊装在基座上,球体分项建设工作已圆满完成,也标志银滩“6+N”项目之一的“潮”雕重建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诚挚的“北海礼物”!
下一步,北海旅游集团与河南银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结合灯光、火焰表演等多媒体秀对“潮”雕塑广场进行升级改造,使得银滩旅游设施配套得到整体提升。随着其他银滩“6+N”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不久的将来,一个环境优美、产品多样、功能完善、内涵丰富、设施齐全的全新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将展现在国内外游客和市民面前!